會下這麼聳動的標題是因為在1994年第一次繞過香港到達廈門的鼓浪嶼時,在海峽的那岸看屬於自己的故鄉一部份的金門二擔島時,旁邊的大陸旅遊客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那麼小的一個金門島,真不曉得1949年解放軍怎麼沒辦法將金門解放?」。「解放」一詞在大陸同胞的思維裡有著和台灣人不同的意義,因為印象深刻,所以當我有機會為文的時候就很直覺地以「解放金門」為題吧!
就在2006年酷熱的七月夏季,我因為幫了攝影作家吳德亮老師所幕後策劃操盤的「金門民宿之美數位攝影展」一點忙,得到一次能來金門一日遊的機會,主辦單位很熱情地招待我們一行來到當地的「觀光景點」遊玩,而我離上一次來金門已經有六年了,我嚐試著尋找一些腦海中的舊影像以及期待一些新的影像出現,不過走來逛去,碉堡、砲台、坑道還是金門根深蒂固的印象,些餘殘存的反共標語、偶爾可見的戍守兵士,要說一點火藥味都沒有也很難,相較於金門人極力要轉型的觀光旅遊業,著實有一些行銷上的重新定位與包裝工作要大家一齊努力,讓更多的台灣本土人、小三通的大陸人等重新認識金門的特殊地理位置的人文風土。
歷史的金門
其實金門古名浯洲,又名仙洲,與中國的文化相承關係起自晉代,更在南宋的時候納入中國版圖,比起台灣要早了大約六百、七百年。至明太祖酒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於島上構築城池以防禦倭寇侵優,依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取名為「金門城」,從此乃以「金門」為名。但是為什麼我們對金門的印象,就只侷限在民國三十八年到四十九年這十二年間,「古寧頭大捷」、「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的事蹟?只有「毋忘在莒」、「固若金湯」等形容詞?有多少人知道唐朝曾在這裡曾設立牧馬場、南宋時曾設立鹽場、一代儒家大師朱熹曾在此講學?。另外如果從自然美的角度,金門多的是獨特海島發展出來的自然生態,可以作為深度自然旅遊主題,而非看來看去總是這個堡那個砲。今天「毋忘在莒」及「固若金湯」彷彿已經成為談起金門的標準答案,在金門的觀光業及文化業發展中,多少可能性被我們心中的理所當然所抹煞,連提出來討論的機會都沒有。
4.85與A4的迷失
談到創意被侷限,讓我想到在Discovery頻道上看到一個有趣的例子,我們知道二十一世紀科技發達,人造衛星發射到外太空去,透過高倍數位攝影,地表上一部車子的車牌都能被看得很清楚,但這些在太空中活動的人造衛星、太空站、太空梭,其最大直徑最大就是四點八五英尺。為什麼會是這個尺寸呢?答案在交通運輸上,因為最早製作這些太空設備的是美國,因為製作完成後需要用鐵路運輸到休士頓,所以設備的徑長就必須考慮到一輛火車所能承載的徑長,而火車有時候會過山洞,山洞的徑長也間接受到火車軌道寬度所影響,於是人造衛星的直徑,也就受限於火車鐵軌寬度與山洞的徑長之間。問題到這裡還沒結束。
那麼為什麼美國鐵軌會出現這個四點八五英尺的尺寸?原來是來自英國的鐵軌寬度。那麼,為什麼英國人要用這個四點八五呢?原來在鐵軌發明之前,流行的交通工具是馬車,而馬車的標準輪寬正是四點八五英尺。再追溯起英國馬車為什麼是這個尺寸,我們找到羅馬的戰車,所以問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原來今天像人造衛星這樣高科技、高預算的產物,其實它的規格被一個兩千多年前的羅馬人定死了。
如果用這樣的思考路徑來追根究底的話,會發現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被奇怪的理由給標準化,為什麼我們的相片一定是4乘6或 5乘7?為什麼A4紙是21.4乘以30.1?是誰把我們的生活不知不覺地規格化了? 因為這些不自覺的規格化,我們的想法也跟著躲入一定的框框內。
金門解放
現在不但企業管理人人都講創意,方興未艾的文化創意產業更是強調創意的重要性,然而創意不是無中生有,文化也不是只在那邊放大現有的,而是對於現有的元素重新思考、重新整合。戒嚴、冷戰的時代已經過去,政策的確改變了,懂得發展觀光與文化,但是如果能從我們心中對於照片4x6,文件 A4 的框框中解放出來,以新的視野來審視金門這個美麗的島嶼,在「金門民宿之美數位攝影展」舉行的這一個月中,對所有提供美麗、感人照片的參賽者以及成千上萬的到場參觀者而言,先解放自己的想像力,然後金門之美或許也就能跳脫有限的框框,而為更多人所注目、所欣賞。
感謝此次的主辦人,前金門縣高丹華委員以及東奔西走、盡心盡力的吳老師玉成此事
並祝 此次攝影展 成功,參賽者與觀賞者身體健康,心曠神怡。
PS:金門民俗村的蚵仔煎與蚵仔米粉-------料實味美,可續碗-----讚!
- Nov 20 Mon 2006 22:15
解放金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