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一與科技、經濟、藝術、文化都沒有太直接關係的政府單位打電話邀請霞客為他們會員的年會做有關創意與創新方面的專題演講,霞客剛接到邀約時有些惶恐,因為這某某單位所從事的業務和霞客一生所能碰觸的專業都有些距離,應該說霞客幾乎不懂,所以霞客請求對方多給一天時間,再回覆到底能不能接受這場演講邀約?
在這一天內,霞客在忙於準備其他的工作的空檔中,腦子裡就在想?霞客到底能為他們講些什麼創意呢?於是就看看他們那單位的會議議程,的確,議程是中文寫的,每個字霞客都看得懂,但合起來就看不懂了?心想,他們這一群人開這樣的大會,到底是衝蝦米?(此為台語,在此向大陸的朋友說明)
嗯,對了,霞客的確不曉得他們是底衝蝦米,那麼講題就是《你是底衝蝦米?》好了。
台灣在2000~2008的這個政府,極力推行閩南語(河洛語的一種演變支系),陳某某更是把『衝三小(涎)』、「碗糕」、「卵葩(LP)」等低俗閩南語常掛嘴上,常讓不懂閩南語的人以為閩南語的特色就是這麼「俗又有力」,如今新政府上來了,霞客可就願意為閩南語中的高尚經營智慧來做傳承了。
「你是底衝蝦米?」這句台語聽起來說者有很強的責備聽者的意思,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聽到、用到,但若要問大部份的台灣人,衝蝦米怎麼寫?大部份的人就會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說:「閩南語好多都是有音沒有字的啦!」,管那麼多,在MSN的對話方塊上就寫「衝蝦米」啦!,於是乎久而久之,「衝蝦米」這三字的發音真的就被「衝蝦米」三字所取代了。
其實,台灣人的先人(之一)—閩南人,閩南人的先人一直往上推、往前推,計可以推到中國商朝去,那已經是三千多年前了,這部份霞客就不再贅述。因為台灣話的淵源是那麼久遠,台灣話裡都充滿著先人文明發展的智慧。
就拿衝蝦米來說好了,「衝」其實講的是…「創」,君不聞閩南語的創造兩字讀做「衝」,「Zhou」嗎?;而「蝦」的發音表達的是「什麼」、「啥」的意思;「米」則是物件(閩南語發音Mi Gi-an)的簡單表達成「米」。也就是說「你是底衝蝦米?」這句話,正確的寫法是「你是底創啥物?」,也就是說,說者不知道聽者目前所做的那件從來沒看過、很有創意的創作是什麼?於是才會問,「你是底創啥物?」,這原來應該是很崇敬對方能很有創意的口語表達方式,假如說者已經知道聽者是在做一件以前已經看過的東西(物件),那麼他大可就說「你是底做(Zhou)啥物?」就好了,霞客想來這應該經過歷代的沒有文化的領導者的詮釋表達的結果,「創啥物」竟然成了「衝蝦米」這三字了。
原來台灣人是那麼有創意喔,不然我們怎麼一天到晚都會聽到一大堆人在說,「你底創啥物呢?」
於是霞客開始編寫一篇以「你底創啥物呢?」為題,內容都是有關台灣人在語言創意上的專題演講。
待續
城市霞客 20080501 於台北
- May 02 Fri 2008 22:32
城市霞客河洛文明系列《你是底衝蝦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