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此先向讀者看官們拜個晚年,祝大家
新的一年都能升官發財,日進斗金。也順便向大家抱歉,霞客也是要過年的,所以有幾天都沒新的信息PO不過霞客是知道有不少朋友還是來探過究竟,對不起,讓您失望、空手而回了 

送走丁亥冬,迎來戊子春,一年才復始,萬象待創新,過年可真是我們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那麼這其中應該也有不少文化創意可談的吧?
 

北宋神宗時宰相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迄今還是過年時常見名聯,那麼就從爆竹裡面的火藥談起吧!
 

話說火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一、二世紀秦皇漢武時代,方士開始藉煉丹尋求能夠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靈藥。到三國以後,這些方士逐漸加入時興的道教系統,煉丹術也隨之日漸發達,為火藥的發明奠定了基礎。一直到千年以後的九世紀中期,有一本名為「真元妙道要略」的書,原為煉丹先知者指導後進者而寫,但在此它記載了三十五種有害丹藥的配方,書中提及到將硫磺與雄黃(即二硫化二砷)、硝石、蜂蜜混合在一起加熱,會使混合物突然燃燒,將煉丹師的雙手和面部炙傷,更將整座房屋燒毀。雖則這件事是勸籲其他煉丹師不應該仿效,但他的無心插柳,卻記載了混合硫磺、硝酸鹽和炭原料即可配成一種燃燒劑或是炸藥,也就是原始炸藥的方法。此後長生不老之藥依然遙不可期,但火藥卻讓千萬人先死於非命。

  

說完了華夏文化中的硬發明,再來說點軟發明的,豆腐可夠軟吧?說起豆腐可也是華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樣食品。 

據載,約在西元前150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武帝的堂叔),封邑在今天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篤好神仙方術,常登附近的八公山修道煉丹。後因母親患病,每日用黃豆磨成豆漿給母親飲用,一日不小心,陰差陽錯將鍊丹用的石膏混入豆漿裡,經化學變化成為豆腐,而劉母長期食用豆漿、豆腐,病情也逐漸好轉。 

( 安徽 淮南市 壽縣 八公山 豆腐


此後八公山豆漿與豆腐以及其能養生之說也隨之傳入民間,明明想煉丹,丹沒煉成,卻做成了豆腐。"劉安做豆腐--因錯而成"的歇後語至今在淮南民間流傳著。劉安也成了這兩樣軟文化產品的發明者。 

火藥與豆腐這一硬一軟的發明,有著兩個共同現象,其一,兩者都與道士煉丹有關,其二,兩者皆為無心之作。 

大過年的,大夥放鞭炮、大啖豆腐之餘,想想它們的創始,再一次証明『發明』這件事,多數是很難計劃,可遇而不可求,我們要感謝第二個大膽不聽老師的話,再做一次那火藥實驗的人;也要感謝第一個大膽吃豆腐的人,是他們的勇敢無畏才使我們的文化史上,亮起了一道又一道風景。(同時,我們也要感謝那些在做其他實驗中而送命的人,是他們的教訓使我們不致重蹈覆轍。

霞客以及所有讀者看官,惟有像這些前人道士一樣,有著堅定的信仰,矢勤矢勇,夙夜匪懈,一代接一代,前撲後繼,終有一日,下一個對人類文化有巨大影響的發明就會屬於你。 

祝願 大家
         心想事成


城市霞客 20080210 於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城市霞客 的頭像
    城市霞客

    metroshack的部落格

    城市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