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名稱: 畫作說明 觀此畫無論色調的搭配,動作的和諧,都達到非常完美的統一,給人一种非常強烈的動態感, 毫無一絲鋪墊的素色背景,背弓持矛.怒目前視的阿玉錫,奮蹄飛奔的俊馬,一根長長的矛,彷彿走鋼索人的平衡竿,平衡了整個畫面,人.馬.矛融為一體,仿佛一支疾馳的箭,小小的畫框已是囚他不住,但聞急雨般的馬蹄聲響不絕耳.阿玉錫已穿越畫面,穿越時空,在戰場上浴血奮戰, 所向披糜,銳不可擋….. 士為知已者死,阿玉錫作為一個有過錯誤足以讓他一生成為殘缺的人,卻受到乾隆的原諒并委以重用,這對當時悔恨絕望陷入困境中的阿玉錫來說又怎能不肝腦塗地,以死相報.阿玉錫也正是把這种對乾隆知遇之恩的感激化為在戰場上對敵人的拼勁,所以戰場上的阿玉錫就沒了自我血肉之軀的概念,矛就是他,他就是矛,他的意識已與矛化為一體,成了殺戮的工具,讓對手聞風喪膽,攻無不克。 不論是觀此畫的意境還是它的歷史典故,都會給人一個很備受啟發的感覺,格大自大,忘我求勝此八個字點出此畫的精髓,也給我們以思索,如果我們做事能有阿玉錫的忘我,有不懈的堅持,很多的困難不難迎刃而解;而做為領導者也必須有寬宏大量,知人善用的襟懷。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揮淚斬馬稷的故事,為了嚴明軍紀,諸葛亮不得不這樣,縱然心中萬般不捨,必竟這樣一位英勇的將領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亡在自已的刀下,無疑是自斬手臂,可是如果當時他在謀劃時能考慮到馬稷的驕傲性格,也許會避免這樣的悲劇。諸葛亮可以洞悉敵方的心理,卻忽略了自已將領的性格,這不能不說他在知人善用上存在的一點瑕疵
阿玉錫執矛盪寇圖
朝 代:清 郎世寧
畫作尺寸:
55.00cm X 87.50cm
作者介紹
郎世寧(西元1688至1766年),意大利人。十九歲時,入天主教耶穌會為修士。曾習油畫,兼習建築。二十七歲來華,以繪事供奉內廷,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善畫人物、花鳥,尤善犬馬。
阿玉錫,新疆準噶爾人,有罪應剉臂,後轉向清廷投效。高宗聞其饒勇善戰而召見,賜銀,擢侍衛。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平定伊犁時,於格登鄂拉立戰績。高宗為之作歌,七月命阿玉錫入觀,召郎世寧為之作持矛盪寇圖。
格大自在,忘我求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