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戊子年正月初七,還在大過年的,那麼就再談吃的囉!

佛跳牆』這道菜過年的時候常見, 


(佛跳牆 美味)

此菜號稱是以十八種主料、十多種輔料互
融合。其原料有火腿、、鴨、猪肚、蹄筋、鴨肫;有魚翅、海參、鮑魚、乾貝、魚肚;也有鴿蛋、香菇、笋尖、竹蟶等共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製而成。此菜湯濃鮮美,味中有味,回味無窮,營養豐富,明目養、活血舒筋、滋陰補身、料多實在、味香滿溢、熱騰騰上桌時,最能襯托闔家大團圓的氣氛了。 


關於這道菜的創始,相傳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其出典說法頗多。一說在聚春園經常有文人墨客聚會。這些人品嘗後,贊嘆不已,免不了要以詩助興。其中一位秀才賦詩曰:“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
禪跳墻來。”意思是此菜香味太誘人,連佛都會啓動凡心。另一說,則此菜啓壇後濃香四溢,剛巧隔墻有寺,香氣使隔墻和尚垂涎欲滴,於是不顧一切清規戒律,越墻而入,請求入席。

西洋情人節就快要到,金澄澄包裝的金莎巧克力馬上就要大賣,不曉得當初企劃那個叫人印象深刻的廣告詞的人:「金莎吸引力,凡人無法擋!」,是否有從『佛跳牆』得到靈感? 

霞客在以往與外國友人宴會時,介紹這道菜叫『Buddha jump over the wall』,外國友人總覺得這畫面太生動、太勁爆了,令人髮指拍案,更對中國人能過把一道美味嘉餚透過帶動作的影像故事來增添滋味而感到佩服。

佛既然都可以跳牆,那麼螞蟻當然可以上樹囉!

 

『螞蟻上樹』這道菜其實就是粉絲炒肉末。據說是出自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筆的戲曲劇作《竇娥冤》。劇中秀才竇天章
上朝應舉,在楚州動身前將女兒竇娥過給債主蔡婆婆作童養媳。竇娥在蔡家孝順婆婆,侍候丈夫,日子還算過得去。誰知不久丈夫因故身亡,婆婆也因此臥病在床。 

竇娥一肩挑起了持家重擔,她想盡方法變化著花樣做些可口飯菜,
婆婆調養身體,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不容易弄得米來,又要煞費苦心去張羅些肉。財務吃緊的竇娥只得硬著頭皮去賒賬,賣肉的說:"你前債未清,今天不能再賒了。"竇娥好言相求,賣肉纏不過只得切了一小塊肉給竇娥。 

這麼一丁點點肉能做什麼呢?竇娥動腦筋動到了碗櫃頂上,那過年時剩下的一小把粉絲。靈機一動,取下粉絲,用開水泡軟,再將肉切成末,加葱、薑下鍋爆炒,放入醬油、粉絲翻炒片刻,最後加青蒜絲、胡椒粉起鍋。不一會而,竇娥便將菜端到了床前,眼花的婆婆發現粉絲上有許多黑點子,問:"這上面怎麼有這麼多螞蟻?

後來婆婆終於她知道了其中原委,筷子一動,吃了一口,齒頰大爽,連連誇贊,就說這道菜乾脆就叫"螞蟻上樹"吧!

螞蟻上樹這名字取的真好,可當做菜也可當做主食,也可以讓食客在享用之餘,體驗一下竇娥孝順婆婆的典故很好吃,還好當出肉販子心生善念賒她一塊肉末,不然婆婆沒味口,竇娥可就會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了。

而一心修佛的和尚也最好也多克制一下各種慾望,不然哪天佛要是跳錯了牆,尤其是紅杏出牆的那面牆的話,那麼『佛跳牆』就有可能被設計成『仙人跳』了。  

過年期間,霞客想到哪就寫到哪,還是要提醒各為讀者看官,美味當前,請稍加節制,多運動,不然您又要多不少斤兩了。 

  
   心曠神宜


城市霞客2008/02/13 於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城市霞客 的頭像
    城市霞客

    metroshack的部落格

    城市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