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少陵],即杜甫。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其詩被稱為“詩史”,而其人則被尊為“詩聖”。
- Jul 05 Thu 2007 11:36
下篇『華夏九大人文勝物』 之一
- Jul 05 Thu 2007 11:36
下篇『華夏九大人文勝物』 之一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少陵],即杜甫。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其詩被稱為“詩史”,而其人則被尊為“詩聖”。
- Jul 03 Tue 2007 10:05
上篇之二:神州九大自然美景
[彭蠡],古澤藪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鄱陽湖,湖上煙波浩渺。 從江西省省會南昌出發,經高速公路約兩小時可以到達廬山景區,含鄱口為其中一個重要景點,海拔1286米,和對面的廬山最高峰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北面是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腳下是鄱陽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含鄱嶺上有一座方型樓台,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
- Jul 03 Tue 2007 10:05
上篇之二:神州九大自然美景
[彭蠡],古澤藪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鄱陽湖,湖上煙波浩渺。 從江西省省會南昌出發,經高速公路約兩小時可以到達廬山景區,含鄱口為其中一個重要景點,海拔1286米,和對面的廬山最高峰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北面是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腳下是鄱陽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含鄱嶺上有一座方型樓台,是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
- Jul 02 Mon 2007 21:24
上篇之ㄧ:神州九大自然美景
- Jul 02 Mon 2007 21:24
上篇之ㄧ:神州九大自然美景
- Jul 02 Mon 2007 20:42
神州華夏九大美景
前篇永遠的紅粉之己一文中提到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1743~1805),他是懷寧(今屬安徽)人,出生於寒門,賣餅餌糊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他在安徽懷甯縣城北大龍山下白麟板的鄧石如家大屋內,有一副以隸書書寫的計有146字“龍門”長聯,即:“滄海日、赤城霞、峨媚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姻、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這樣的對聯雖然是少數個人絕對主觀的評價,但像鄧石如這樣的名家推荐想必也有值得我輩稍稍付出多一點注意力多家參考欣賞的地方吧?!
因此霞客把自己實際旅遊過,或霞客自己透過閱讀學習神遊過的經驗,精簡整理,分上下兩篇分享各位讀者看官。
- Jul 02 Mon 2007 20:42
神州華夏九大美景
前篇永遠的紅粉之己一文中提到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1743~1805),他是懷寧(今屬安徽)人,出生於寒門,賣餅餌糊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他在安徽懷甯縣城北大龍山下白麟板的鄧石如家大屋內,有一副以隸書書寫的計有146字“龍門”長聯,即:“滄海日、赤城霞、峨媚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姻、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這樣的對聯雖然是少數個人絕對主觀的評價,但像鄧石如這樣的名家推荐想必也有值得我輩稍稍付出多一點注意力多家參考欣賞的地方吧?!
因此霞客把自己實際旅遊過,或霞客自己透過閱讀學習神遊過的經驗,精簡整理,分上下兩篇分享各位讀者看官。
- Jul 01 Sun 2007 22:11
船過水無痕,走過不留跡?
寫完薛濤後,原本霞客想把四川成都的旅遊記事趕快推進到下一站,不過在上篇提到了那段薛濤的姊弟戀,那男主角叫元稹的,怎麼就這樣吃乾抹淨地拋下薛濤不顧?臨時決定插稿一段,整理一些網路文字,批判一下這『壞男人』,亦或讓女性讀者再把『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再反覆咀嚼一次。 元稹(779~831年)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洛陽人,和白居易共倡「新樂府」。元稹在霞客這一代讀書人心中的知名度略遜白居易,但世人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蘇軾對唐新樂府運動作評價時有個簡約的概括,曰:元輕白俗。
- Jul 01 Sun 2007 22:11
船過水無痕,走過不留跡?
寫完薛濤後,原本霞客想把四川成都的旅遊記事趕快推進到下一站,不過在上篇提到了那段薛濤的姊弟戀,那男主角叫元稹的,怎麼就這樣吃乾抹淨地拋下薛濤不顧?臨時決定插稿一段,整理一些網路文字,批判一下這『壞男人』,亦或讓女性讀者再把『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再反覆咀嚼一次。 元稹(779~831年)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洛陽人,和白居易共倡「新樂府」。元稹在霞客這一代讀書人心中的知名度略遜白居易,但世人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蘇軾對唐新樂府運動作評價時有個簡約的概括,曰:元輕白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