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完薛濤後,原本霞客想把四川成都的旅遊記事趕快推進到下一站,不過在上篇提到了那段薛濤的姊弟戀,那男主角叫元稹的,怎麼就這樣吃乾抹淨地拋下薛濤不顧?臨時決定插稿一段,整理一些網路文字,批判一下這『壞男人』,亦或讓女性讀者再把『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再反覆咀嚼一次。 元稹(779~831)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洛陽人,和白居易共倡「新樂府」。元稹在霞客這一代讀書人心中的知名度略遜白居易,但世人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蘇軾對唐新樂府運動作評價時有個簡約的概括,曰:元輕白俗


白俗指的是白居易作品語言通俗、內容多取材於市井坊間下層社會生活;而元輕則是關於元稹的作品中不斷論及詩人的感情世界,更是迭有八卦,眾說紛紜,對於其評價甚至有多才少德之議。

元稹的詩歌數量很多,他自己分為古諷、樂諷、古體、樂府、律詩、豔詩等十類。其中所謂豔詩,即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寫得最好。

西元809比元稹小四歲,二十歲和元稹結婚,與元稹貧困中相依爲命的髮妻韋慧叢,於二十七歲時就不幸撒手人寰

元稹為妻寫下這首《離思》詩,尤其寫得一往情深,痛徹肺腑,賺盡天下有情人熱淚,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情詩排行榜前五名,為其一生代表佳作。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的大意是:

曾經見過壯闊的滄海,便很難再有見了令人心動的江川湖水;曾經目睹過纏綿巫山的雲雨,就很難再被其他嵐霧所迷惑。如今就算我從萬紫千紅的花叢中走過,卻連看一眼的興致也沒有,一部份是因為我潛心靜修的緣故,另一部份實在是因為你啊。

詩的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爲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爲言”變化而來的。《孟子》以“觀於海”比喻“遊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是意隱喻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美是世間無與倫比的。


( 四川省巫山縣豐都鬼城 )

透過這首詩元稹寫給亡妻子的詩,我們很容易想像韋叢是一個賢淑美麗的女人,而以為元稹是一個絕世唯一、癡情感恩、才貌兼俱,多金無子的好男人,這時以為天下好男人要不全死光、要不全結了婚的怨女們,有哪一個不想爭著投懷送抱?

也是這一年六個月後,元稹巡視監察四川時結識了大他11歲的才女藝妓薛濤,並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姐弟戀”。不才說『曾經滄海難為水』嗎?不才說『取次花叢懶回顧』嗎?

原本元稹奉朝命出使蜀地,調查已故節度使嚴礪的違制擅權事件。雖然嚴礪已死,但倘若查出問題,轄下的七州刺史都脫不了干系,大家只好施以“美人計”。蜀中雖然美女如雲,但庸脂俗粉恐怕很難打動元才子的心。於是衆刺史請出已是徐娘半老的薛濤......

薛濤礙於與已故節度使嚴礪的交情答應了此事。薛濤雖然比元稹大了11歲,但由於天生細膩白皙的容貌,再加恰到好處的化妝與修飾,憑著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卓越的文學才情,一經交往,便使元稹陷入了粉紅色的溫柔鄉里。

 薛女也本不過是以職業性的虛與委蛇,但此時竟突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激情,面前的這個男人不就她夢寐以求的心上人!於是曠男碰上怨女、天雷勾動地火,一切都顧不上了,積鬱已久的情慾,不由自主地奔泄出來,兩人同時融化在愛的熱流中。

 事後薛濤寫下這手詩


春望>>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此前雖然曾有不少人得到過薛濤的粉紅詩箋,但誰也沒能象元稹這樣真正享受到女校書的柔情萬種、嫵媚撩人,霞客請男看官們捫心自問,問天下有哪個男人能不陶醉這令人又酥又麻的深情摯愛?


望江樓就是當年薛濤和元稹吟詩作賦的地方,兩人在此一起渡過了許多令人留戀的真情美好時光。

然而畢竟是萍水之緣,度過了一年如膠似漆的時光,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務,返回京城,兩人不得不揮淚道別。

霞客心想,讀到這裡,許多往返兩岸的台商才子們應該心有戚戚焉吧?

在描寫愛情的古典詩詞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引起人們的共鳴。 譬如,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它是用形象鮮明的紅豆,象徵美好而堅貞的愛情。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無題》)的詩句,是用一種執著到死的態度,來表達對愛情堅貞不渝、海枯石爛、永至不渝的衷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則是用一種絕對肯定與否定的動人比喻,來表達對愛情的摯誠和唯一。

壞男人們,當你們讀了很多書,懂得會用這些精典傳情詩句時,也再想想真的能船過水無痕,走過能不留下痕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城市霞客 的頭像
    城市霞客

    metroshack的部落格

    城市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