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周文靖 雪夜訪戴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 追索浙派
紙本墨筆 縱123.8cm X 橫49.9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作者:周文靖,生卒年不詳(?-1463以後),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莆田縣)人,號三山,明代宮廷畫家,約在宣德年間(1426-1435)御試「枯木寒鴉」第一,進入畫院(有一說是1460年左右才入畫院),他的山水畫學習夏珪與吳鎮,蒼潤精密,筆力古健,醞釀墨色,各臻其妙。存世作品有〈雪夜訪戴圖〉等。 名畫新賞:滅絕孤獨 城市霞客 20081002於台北
故事人物以及年代:
[中唐]柳宗元《江雪》一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備受後人推崇,後世許多山水畫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
作者採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塗,只數語便描寫出冰寒江雪中,峻潔清冷的氣氛。畫面中「孤舟蓑笠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一人在江上垂釣,佔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畫面中的主峰以留白表現冰雪覆蓋之情景,有枯木、有寒林點綴其間,加深了冬季冷清寂寥的意象。其筆觸所到,連亙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雪景如在目前。
畫面右側有草書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直接道出這一幅畫創作的靈感由來。
這首詩是柳宗元大約寫於貞元十九年,因王叔文事件被貶,謫到永州任司馬之時所作,詩題是《江雪》,但是柳宗元先寫「千山」「萬徑」,何其遼闊!但各加一「絕」字、「滅」字,棲鳥不飛,行人絕跡,透露出知識份子的心如死灰枯木。然後筆鋒一轉,在無邊的白雪中,推出「孤舟」、「獨釣」,「蓑笠翁」不畏嚴寒,不畏孤獨,挺立在天荒、地老、江寬、雪大的寂靜中,突顯其堅軔的生命強力與傲然不屈的意志力,但也顯示的也是個人生命的卑微渺小;詩一直到結尾才以「寒江雪」三字破題,其悠遠的景界非常吸引人,是中唐時期清澹詩風的代表作。
詩的情感基調是憂鬱深沉的,因為當時社會的動盪變化,政治的險惡,世態的炎涼,人情的淡薄,此情此景與知識份子心中的生命理想形成尖銳的對比與複雜的矛盾,哀嘆再也沒有盛唐那種「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開闊、奔放、明朗的氣象了,從現在起走上了氣象蕭條、淒涼感傷、徘徊苦悶、冷寂荒寒,百轉千迴的遺世獨居之道。
畫面中觀者可以看到,時間靜默了,空間也靜默了,「絕」、「滅」是知識份子對社會無言的抗議,「孤」、「獨」對世俗濁流不願茍同下的離群索居。獨釣寒江,借題立意,寄託遙深,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杳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