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8 經濟日報 文化創意版 「文化管理學」專欄
翠玉白菜與管理哲思

馬政府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後,超明顯地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湧現出人山人海的陸客潮。其中多數訪客都是慕「翠玉白菜」之名而來,但當每天有上萬人車水馬龍般地環繞在那約 一公尺 立方透明箱裡的周圍,爭睹那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翠玉白菜」時,訪客又應如何去欣賞,才能看出它的美呢?

一‧視覺的美:就像所有導覽老師所會介紹的,那是玉匠別具慧眼地利用玉材上不同的玉本色,再巧奪天工地雕出了令人覺得鮮嫩欲滴的白菜,然後又更精細地雕上一隻螽斯,一隻蝗虫踞於其上,更增其趣味性,觀者無不嘖嘖稱奇。

二‧故事的美:導覽老師會繼續介紹它原本是瑾妃嫁給光緒帝時的嫁妝,翠玉上的青色,代表著「清」,而白玉則代表「白」,合起來後就是「清白」,則寓意出嫁女子純潔之身;那麼多產的螽斯與蝗蟲就寓意著「多子多孫」。

三‧哲思之美:古人獲一塊精美、無缺點的玉材會稱之為「瑜」,而如果玉材上有一些雜質、雜色則稱那部份為「瑕」,如果從現代生產品質管理的觀點來看,如果質差的部份太多了,那麼我們應該刷下這材料不用;如果質優的部分遠遠大過於不良的部份,我們可以勉強用「瑕不掩瑜」的觀點去接受這塊玉為「近乎無瑕」的堪用品,如果客戶抱怨瑜上有瑕的話,那麼就降點價格當次級品出售。

假使我們單純地以「潔白」的觀點,那麼當初製作翠玉白菜素材上的翠綠部份就是「瑕」,也就是屬於破壞了白「瑜」之美的部分,普通玉匠可能會棄之不用,但一位不知名的治玉大師,卻可以在充分了解「瑕」與「瑜」的本質之後,制作出「瑕」不掩「瑜」的大師鉅作翠玉白菜,豈不令人敬佩與讚嘆?

在企業經營管理上不也是如此?當企業在做招聘、人資發展的時候,多半也是以品管的觀點來汰「瑕」存「瑜」,譬如說聘用高學歷、能力強、外貌俊美的人,刷掉了沒有官方學歷、但卻吃苦耐壓、忠厚實幹的人。殊不知「瑕」指的並不是不良、不是缺點,而是有差異化的特點。

真正的管理大師,並不僅是集合一群領高薪的名校高材生、博士生,在客戶面前顯現自己專業的優越,而是能識材、育材,用材、能協調整合這些擁有不同的「瑕」與「瑜」的人才,來提供客戶賞心悅目的產品,這樣才能在企業發展的路上,創造出如「翠玉白菜」一樣的Master Piece 大師之作。

下一次當我們有機會帶國外的朋友去台北故宮觀賞藝術寶藏時,不妨自己想想,只有在做人做事上懂得包容「瑕」的作品,才成為陳列千年也不衰的傑作。

作者:城市霞客文化講座 主講人 邱天元

(前 台灣愛普生公司 幕僚長,現政大商學院I English Taught Program 文化與管理 講座主講人)

http://www.wretch.cc/blog/metroshac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城市霞客 的頭像
    城市霞客

    metroshack的部落格

    城市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