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錯,其實品牌實實在在的就是個感情問題,有人是某些牌子香水的愛用者,有人只喝某個牌子的礦泉水,更有人每兩三天必定要到街角的星巴克報到等,都是因為建立了「感情」。

感情的「感」指的是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嘴巴的味覺、鼻子的嗅覺以至於雙手雙腳的觸覺,這些感官經驗被記錄在大腦某一個潛意識裡,他不像是熟記單字或學習技能那樣清晰明白,但卻能比有意識的記憶更久遠、更加有影響力。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診斷方法,就是追溯童年記憶來查出目前病患心理狀態的盲點,為何恐懼?為何對某些行為感到興奮到無法自拔?這樣的心理影響行為就和品牌的運作雷同,在消費者使用新產品或享受服務的時候,他的視覺、聽覺、觸覺等等,綜合起來會建構起一種模模糊糊,無法形容的複雜「感受」,並加以儲存在大腦的潛意識區。如果感受是負面的話,當然不用說,日後再度使用的機會渺茫;另一方面,如果整體的反應是正面的,便會記錄起來,等到一次次使用相同牌子,都有類似的正面經驗時,那麼大腦便會自動歸類,「香奈兒﹦尊貴」、「星巴克﹦悠閒」等印象,這時候便是品牌在消費者心中逐漸建立的關鍵。

而「情」呢?一次又一次的美好體驗相加乘,讓消費者產生依戀便是「情」的境地。一個成功的品牌,會給顧客在每一次的體驗中,產生類似的經驗,於是當顧客想再一次體驗快樂、尊貴、悠閒的時候,眼前便浮現品牌的名字,像是磕毒品一樣,不斷的、強烈的希望再一次體驗,嚴重者至廢寢忘食,日日夜夜牽掛思念。

因此由「感」入「情」,沒有感官、感受作為前提,是不可能有情愫的產生。所以第一次接觸時使用中文語詞中「情感」是沒道理的,有了『第一次感情』之後的再次接觸才有『情感』可言。而台語說「搏感情」用的是賭博的搏,品牌的感情也是要用搏的,是有風險的,沒有包贏的,要知道消費者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因此企業對品牌的投入付出和回收有的時候不成正比,很難以短時間的投資報酬率來看,有時候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優質服務,卻就是沒辦法在消費者的心中建立好感,反而有的企業不見得有完善的品質,卻正好與某些族群臭味相投,這時候只能說是符合了消費者的「第六感」,讓他一見鍾情。

打開電視,許多廣告商便懂得利用「感情」的投射作用,他們不見得把重點放在產品細節或企業名稱,反而是模擬使用者享受的情境。比如說有有一個車子的廣告,內容主要是一家三代同堂出遊,其中老先生便和孫子說自己和老太太談戀愛時總是坐在最後一排的故事,大約三十秒的珍貴廣告時間,沒有說到產品的性能,沒有談到公司的歷史,從頭到尾只說了一個坐在最後一排的故事。它在做什麼?這個廣告在賣什麼?其實它在傳遞的是一種顧客想追求,或者希望重溫的幸福經驗。或者加班的人常是即溶咖啡的愛用者,於是創造出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的情境。

7-11一兩年前賣起「奮起湖」便當,搭配廣告效果,果然吸引不少目光注意,奮起湖的便當其實沒有什麼祕方或特色,排骨不是特別大塊,滷蛋也只是單純的滷蛋,不過這樣的可以產品勾起消費者的回憶,也許小時候來到阿里山遊玩,中午餓了累了便買個這樣的便當吃,出外遊玩總是十分耗體力,肚子餓了吃東西都特別好吃,於是在這些人的記憶中,「奮起湖便當﹦特別好吃」,有了這樣的投射,7-11微波爐煮出來的奮起湖便當,便顯得特別、顯得親切。

品牌是個感情問題,除了由感入情的過程如同男女之間的愛戀外,它撲朔迷離、來去一陣風的特色也如出一徹。

為什麼感情不是堅定不移,海枯石爛呢?為什麼人總是偶爾會變心?承諾與誓言是理性的,但感情受到感官的控制絕對是非理性,剛開始熱戀的情侶總是在見面的時候表現出最佳狀況,等所謂的熱戀期過了,便開始有遲到、不耐煩、沒有話題等等,於是平均起來的「感」便慢慢轉為負面,隨之「情」也就逐漸減少, 。在商場上更是如此,如果不能持續的維持好的產品與服務,停止帶給消費者好的感官享受的話,消費者一定慢慢遠離,這個時候如果經營者不懂得觀察消費者的感受,便會失去顧客。

不論是人際關係或者商場都可以用這段話形容:一段感情『因誤會而認識,因了解而分手』。如果不能持久用心的小心呵護,不斷爭取好感的話,感情是不容易持久,那麼企業要
建立品牌也沒那麼容易。


城市霞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城市霞客 的頭像
    城市霞客

    metroshack的部落格

    城市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