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hansenchang5061/1387443380-3023482041.png)
畫作名稱:穀豐安樂
朝 代:宋 李迪
畫作尺寸:40 cm X 40 cm
作者介紹 李迪擅畫工筆花鳥、竹石、筆法細膩,所畫鳥獸無不神情逼真,羽毛生輝。傳世作品有《風雨歸牧圖》、《雪樹寒禽圖》、《楓鷹雉雞圖》。《雞雛待飼圖》 等,無不栩栩如生。 麻雀是常見而又平凡的鳥類,常見是因它數量較多長年守候在一個地方,不因氣溫的差異而變遷。平凡是因爲它的羽毛色澤暗淡,主爲灰褐色,一如常常被人忽略的那種土地的色彩,小小的個子不禁一握,除了看起來圓嘟嘟有點可愛的憨態,和對人戒備的神情,讓人很難想起其他,因爲它太不起眼了,微小的像沙灘上的一粒沙子。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懷抱,這樣的要求不算太高…………..”,忙忙碌碌的都市上班族,渴望平靜卻又難安於現狀,甘於平庸,卻難以媚俗,只期待在穀豐安樂、物盈鳥鳴的年代,做一每天都能快樂的麻雀。
稻穗低垂,穀粒纍纍,引來麻雀爭相啄食。象徵「秋收倉廩足,不怕瓦雀多」,故寓有豐收安祥之意。全幅用筆細勁、含蓄而有古拙之趣,接近北宋院體畫的風味。
畫作說明
舊傳為李迪之作。李迪於孝宗、光宗、寧宗朝﹝西元一一六二~一二二四年﹞供職畫院,官至畫院副使。
本為「藝苑藏真」冊第十一幅。
物盈鳥鳴
〈穀豐安樂〉無論從體裁上,還是描述上,都簡潔樸素的像一首小詩,平白直述,主題鮮明:一支因穀粒飽滿不負荷重的穀穗幾乎垂在地上,引來小麻雀吱吱喳喳,興高采烈的呼朋喚友,恰似開了一個豐盛的聚餐會,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片熱鬧歡快的氣氛。構圖簡單而畫法嚴謹工麗,所謂一葉知秋,一支沈甸甸的穀穗足以說明豐收的景色,又藉著四隻可愛的麻雀即傳達了李迪興奮的心情又活躍了整個畫面,而穀豐安樂的畫名更把李迪渴望富裕安定心態直露無遺。
因麻雀長相平庸,體型又小,沒有欣賞價值,叫聲音質不夠宏亮,如果鳥類階層有等級的話,它該屬於最低層了。古人有云:燕雀焉知鴻鶻之志。自是把麻雀視爲碌碌無爲,得過且過,庸俗的小人物,難登大雅之堂,帶有一點貶意,所以古時麻雀能入畫的也不多見。
因麻雀喜歡與人同居,常在屋檐磚縫中做巢,喜食五穀雜糧,捕捉害蟲吃草籽,被人認爲是益鳥。(可是在鄉下夜市,烤麻雀,吃麻雀,成為極大反諷)。而李迪的穀豐安樂,卻用欣賞的心情描繪出來,顯示出對平凡安逸的生活的一種歌頌,一種嚮往。